通山县“红色IP”与特色农产深度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山县“红色IP”与特色农产深度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山县“红色IP”与特色农产深度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思 文雅)“军旗(jūnqí)所指(suǒzhǐ)即征程,接旗所意即奋进!接过历史接力棒,走好新(xīn)时代长征路,当好红色基因(jīyīn)的(de)传承者!”5月21日,随着授旗仪式的举行,来自通山县各界的90名党员代表和(hé)中小学生代表整齐列队,整装待发,以沉浸式体验重温92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在这片热土上播撒革命火种的光辉历史。
演员、群众挥动彩旗(cǎiqí)。通讯员 唐成 摄
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在湖北(húběi)通山隐水黄石洞成立,为保卫和发展(fāzhǎn)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为了让更(gèng)多人了解这(zhè)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省纪委监委机关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隐水村精心打造“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项目。
作为第七届(dìqījiè)湖北通山•大畈(dàfàn)枇杷旅游季三大推介项目之一,该项目线路全程1.75公里,将周边村湾巧妙串联,沿途设置红军军史(jūnshǐ)墙绘、两馆一中心(zhōngxīn)、攻打县城、穿越封锁线等11个特色点位,让游客在“行军”途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在活动的(de)首站,一曲《工农兵联合起来》骤然(zhòurán)响起,化身“赤卫队员”和“游行学生”的演员们与群众挥动彩旗,仿佛将人拉回到1927年通山农民(nóngmín)运动兴起(xīngqǐ)的沸腾年代,工农兵团结一心闹革命的热烈场景。
还原闹革命的热烈(rèliè)场景。通讯员 唐成 摄
沿着斑驳的石阶上行,《十送红军》旋律在山谷间回荡。现场合唱团演员们立于“险隘”处,用歌声(gēshēng)还原红军长征的艰难跋涉。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bāxiàngzhùyì)》则重现了红军帮老乡(lǎoxiāng)挑水扫院的画面。
终点(zhōngdiǎn)处的胜利会师将气氛推向高潮。当《没有共产党就(jiù)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枇杷树下的老农、学生、演员同时挥动旗帜(qízhì)随着哼唱起来。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很震撼,也鼓舞我要(wǒyào)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shàonián)”通山县大畈中学学生林趣说。
活动现场,枇杷采摘体验区与红色文创展位相映成趣,见证(jiànzhèng)着“红色IP”与特色农产的深度融合。“我们要让(ràng)枇杷更甜,让红军路更亮。”通山县大畈(dàfàn)镇党委书记徐良开望着革命遗址上高耸的城墙说。
枇杷采摘体验区(qū)硕果累累。通讯员 唐成 摄
据悉,“重走(zhòngzǒu)红军路”项目自4月25日正式运营以来,接待研学团队超2000人次(réncì),带动当地40余名村民固定或灵活就业。
如今,隐水村通过创新“红色教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研学隐水旅游品牌,既富了村民“口袋”,又美了乡村“颜值(yánzhí)”,92年前(niánqián)星火燎原的山村,正以果香为墨、红旅为(lǚwèi)笔,书写着(zhe)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思 文雅)“军旗(jūnqí)所指(suǒzhǐ)即征程,接旗所意即奋进!接过历史接力棒,走好新(xīn)时代长征路,当好红色基因(jīyīn)的(de)传承者!”5月21日,随着授旗仪式的举行,来自通山县各界的90名党员代表和(hé)中小学生代表整齐列队,整装待发,以沉浸式体验重温92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在这片热土上播撒革命火种的光辉历史。
演员、群众挥动彩旗(cǎiqí)。通讯员 唐成 摄
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在湖北(húběi)通山隐水黄石洞成立,为保卫和发展(fāzhǎn)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为了让更(gèng)多人了解这(zhè)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省纪委监委机关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隐水村精心打造“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项目。
作为第七届(dìqījiè)湖北通山•大畈(dàfàn)枇杷旅游季三大推介项目之一,该项目线路全程1.75公里,将周边村湾巧妙串联,沿途设置红军军史(jūnshǐ)墙绘、两馆一中心(zhōngxīn)、攻打县城、穿越封锁线等11个特色点位,让游客在“行军”途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在活动的(de)首站,一曲《工农兵联合起来》骤然(zhòurán)响起,化身“赤卫队员”和“游行学生”的演员们与群众挥动彩旗,仿佛将人拉回到1927年通山农民(nóngmín)运动兴起(xīngqǐ)的沸腾年代,工农兵团结一心闹革命的热烈场景。
还原闹革命的热烈(rèliè)场景。通讯员 唐成 摄
沿着斑驳的石阶上行,《十送红军》旋律在山谷间回荡。现场合唱团演员们立于“险隘”处,用歌声(gēshēng)还原红军长征的艰难跋涉。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bāxiàngzhùyì)》则重现了红军帮老乡(lǎoxiāng)挑水扫院的画面。
终点(zhōngdiǎn)处的胜利会师将气氛推向高潮。当《没有共产党就(jiù)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枇杷树下的老农、学生、演员同时挥动旗帜(qízhì)随着哼唱起来。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很震撼,也鼓舞我要(wǒyào)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shàonián)”通山县大畈中学学生林趣说。
活动现场,枇杷采摘体验区与红色文创展位相映成趣,见证(jiànzhèng)着“红色IP”与特色农产的深度融合。“我们要让(ràng)枇杷更甜,让红军路更亮。”通山县大畈(dàfàn)镇党委书记徐良开望着革命遗址上高耸的城墙说。
枇杷采摘体验区(qū)硕果累累。通讯员 唐成 摄
据悉,“重走(zhòngzǒu)红军路”项目自4月25日正式运营以来,接待研学团队超2000人次(réncì),带动当地40余名村民固定或灵活就业。
如今,隐水村通过创新“红色教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研学隐水旅游品牌,既富了村民“口袋”,又美了乡村“颜值(yánzhí)”,92年前(niánqián)星火燎原的山村,正以果香为墨、红旅为(lǚwèi)笔,书写着(zhe)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