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潮观警视|让证据“说话”的“追光者”

体育正文 292 0

潮观警视|让证据“说话”的“追光者”

潮观警视|让证据“说话”的“追光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jīnméng) 通讯员 张科顶

“每一缕(yīlǚ)线索,都(dōu)是犯罪现场留下的‘密码’,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密码’开口说话。”

他能(néng)在短时间内(nèi)破解车辆被盗案的线索,也(yě)能从代码中揪出电信网络诈骗的幕后黑手;他带着侦查员们将传统与新式刑侦技术融合,不断探索创新,服务实战。

他就是杭州萧山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邵朋阳,一位在(zài)犯罪现场与网络间穿梭的“追光(zhuīguāng)者”。

5月初,辖区某小区(xiǎoqū)地下车库发生一起汽车车内物品被盗案。接警后,邵朋阳(shàopéngyáng)立即带队赶赴现场,对车辆进行勘察,凭借丰富的(de)经验,他迅速找到关键线索。通过最新(zuìxīn)的技术手段,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刑事科学技术一直在革新,助力破案(pòàn)效率大大提升。”他说。

邵朋阳大学学的(de)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bìyè)后他(tā)先去了派出所任基层民警(mínjǐng),2018年,当他调至刑事科学技术室时,迎接他的却是双重挑战。既要继承老一辈技术员的现场勘察经验,又要面对电信网络犯罪的技术变化。

“最开始面对电子取证(qǔzhèng)的时候其实是比较痛苦的,学校里学的以现场勘察为主,虽然网络接触(jiēchù)的也不少,但这和写代码完全是两回事。”邵朋阳(shàopéngyáng)说,当时(dāngshí)他几乎是从零学起,随着不断地钻研,他渐渐掌握了其中的门道。

邵朋阳告诉记者,比起现场勘察,有(yǒu)时候电子取证的难度更大,“网络四通八达,不可追溯性很(hěn)高。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结合(jiéhé)经验,找出隐藏在虚拟网络背后的嫌疑人后,我也挺有成就感的。”他说。

平日,邵朋阳(shàopéngyáng)常常通过网课、线下培训学习一些(yīxiē)网络技术和刑事技术,有时(yǒushí)他还跑到科技公司向“技术达人”请教学习。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技术小能手。

不久前,他还助力成功侦破(zhēnpò)一起诈骗案。因该起案件线索匮乏,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邵朋阳重新梳理案件线索,利用新技术,最终锁定嫌疑人石某某并串并全国同类案件50余起。固定证据后(hòu),邵朋阳带队(dàiduì)奔赴(bēnfù)湖北,成功将石某某抓获归案。

近年来,邵朋阳参与了不少电子物证破案。通过解析涉电信网络诈骗的(de)仿冒网站和APP,从源头打击(dǎjī)诈骗技术链。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从被动应对案件转向主动研究高发案件规律,提前研判犯罪趋势并批量分析,要跑在前面(qiánmiàn)。”邵朋阳说(shuō)。

参加工作以来,邵朋阳累计勘验各类现场3000余起,提供各类关键嫌疑人(xiányírén)线索(xiànsuǒ)500余条。

作为犯罪现场的“解码者”,邵朋阳觉得(juéde),不管是在(zài)现场勘察,提取物证,成功比对出嫌疑人,还是通过网络溯源,发现(fāxiàn)深藏在网络迷雾背后的嫌疑人,都很有获得感,“这不仅是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利用,更是用自己(zìjǐ)的力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潮观警视|让证据“说话”的“追光者”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